(網絡圖片: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入口)
今天的早上,我能夠睜開眼睛,看到蔚藍的天空,做一件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,二十四小時讓我享用,這一切是否必然呢?每天有人離開了家,晚上再不可以返回去;有人晚上上床睡覺,第二天卻沒有醒過來,原來生命不在我們掌握之中。
生、老、病、死乃生命中不容許我們選擇。正如我們心裡明白,死亡是人生在世的最後歸程;無論是貧、是富、是好人、是壞人、是老或是少,最終亦會成為死神的對象。疼愛你的人會先你而去,又或你會較你疼愛的人先走一步,面對這種情況,我們只能接受,無法抱怨。當然,這一切是知易行難。人世間的離逝,是那樣的突如其來,不禁令人感到生離死別的唏噓;但是為了逝去的人安心,便要好好的活下去,好讓他無牽掛地離開;因為他要走也是身不由己,千萬別讓他更難過。雖然生活是需要很大的勇氣,但仍要堅強無懼地撐下去。
一個人的死亡,對於他的親人和朋友是一件壞事,因這意味著永遠失去這個親人和朋友,但對於死者來說,未嘗不是一種解脫。我明白傷痛是不能逃避,只有去經歷它、面對它、才可以跨過去。既然我們不能選擇放棄,那就堅強熬過去。也只有曾經歷喪親的人,才會感受到那份切膚之痛及無限悲傷;或許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走出幽谷,那就給與多些時空和時間,讓我們送上默默的祝福,使傷痛者學習接納離別,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!
每次巴士駛離香港仔隧道之際,映入眼簾是這副對聯:『今夕吾軀歸故士,他朝君體也相同』。也許這地方是我生命的故鄉,想像自己現在候機室,等候下一班飛機,終站是天父家,現在,我們送親人的機。有朝一日,我們也將乘坐同一班機,踏上同一歸途。到那天,期待你們也來接我機。我感到有更多、更大的空間,活在此刻!
人生匆匆數十載,來去、順逆均有定數。萬事萬物的始終、榮枯,自有『造物主』的設定和安排;當下學習以愛去包容和接受,便可以從容面對,達至生不用喜,死亦無哀,珍惜『造物主』創造的生命,把握每一天的機會去愛周圍的人,那麼到分離時,更沒有遺憾。
當大家為了李叔同的《送別》眼濕濕之際,倒不如學會記著弘一大師圓寂前,寄給好友夏丐尊先生和得意得子劉質平的空明偈語:『君子之交,其淡如水,執象而求,咫尺千里。問余何適,廓爾亡言,華枝春滿,天心月圓。』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