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

歷史教授:文革禍延幾代人 ,不人性的種子今猶在

(信報財經月刊 Photo 2016-05-12 04:34)

「文革造成的影響不是短期的,歷史上從來沒有過,焚書坑儒相對文革,是九牛一毛的關係。」華僑大學退休校長、歷史學者丘進接受本刊訪問時說。「文革是噩夢,現在回想,心裏仍非常沉痛。我當時是高中生,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,創傷難以彌補,我現在還時刻擔心社會會否有巨變。」


只論階級 摧殘人性

丘進今年67歲,幼時在北京成長,十餘歲隨父母支邊遷至貴陽,經歷文革序幕。他憶述種種荒唐事:「66年初學校停課,天天批鬥老師,抓住很小事情寫他們大字報。有人檢查鞋底花紋,所有花紋都可以分析出反動符號,我們都不敢穿鞋子回校,扔到校門口堆成小山。墨水盒的山水圖也可以分析出反動標語,說這個圖案像『毛』,那個圖案像『反』,是敵人搞的陰謀,要扔掉,還要寫通告。」


那是要表忠的年代。「67年左右,有解放軍到學校『支左』(支持革命左派),有些人把毛主席像章別在自己胸上,表示對他忠心,很可怕的,還被當做榜樣!」站錯隊則生命難保,他目睹一些人被裝在麻袋拳打腳踢,又見證有官員幹部難忍批鬥而自盡。「那時候大家覺得很自然。」

 
文革只論家庭出身,失去基本人性。丘進父親是國民黨時期的報社社長、大學校長,被打為「黑五類」的「歷史反革命」,遭紅衛兵抄家。父親被剃頭批鬥,母親服毒自殺不遂,眾叛親離。「我姐姐宣布跟家裏斷絕關係,是被迫出來的,要不然被打成『反革命』。」

 
1968年,丘進成為第一批「知青」,在貴陽烏當區羊昌公社插隊,生產隊兩男五女住在豬圈,和貧下中農一起勞動。刻苦生活兩三年後,國家在農村招工,1971起,出身好的知青陸續回城工作,但丘進身為「黑五類」,生產表現再好也不獲考慮,報名做搬運工和礦工均不讓做,「後來想教小學,又說不能教育貧下中農的下一代」。在農村呆了7年,1977年參加文革後首屆高考,考獲全省第二名佳績,卻因出身不好落選,大學開學後一個月才被補錄。

 
背負黑五類的「原罪」,丘進吃盡苦頭。他批評,文革是一場人性災難,徹底破壞人倫關係,禍延幾代人。「人與人用家庭出身劃分,不同階級不能在一起,之間沒有友愛、信任,常懷疑對方是敵人。不人性的種子,今天還在。」


毛要負全責 勿模糊化歷史

 
丘進研究歷史,是著名歷史學家朱傑勤的學生。他形容文革是慘痛歷史,要嚴防個人崇拜和言論控制,以免悲劇重演。「對領袖盲目崇拜會出問題,不允許對領導的批評意見,明明是錯的,大家不敢說,像『上山下鄉』是錯的,卻把錯誤的說成對的,初期不限制他,造成嚴重後果才控制。歌頌的話沒有含金量,含金量恰恰在批評,千萬別否定批評,是對自己的警醒。」

 
文革責任誰負?他直言:「毛澤東親自發動,是他本意,有不可推卸的責任。但現行政治制度,不允許對建國建黨的偉大領袖批判,會影響黨的形象、黨的領導。」

 
這位歷史學者,對主流社會淡忘文革歷史,非常憂慮。「大膽反思對中國將來至關重要,(文革)不能用其他形式出現。現在知識分子反思,只屬於個人行為,喝茶時說一說,得不到主流社會認可,不能公開進入大眾傳媒和教材。」

 
文革歷史,年輕一代只當故事聽,口口相傳並不系統,上升不到理論層面。他語重心長道:「不能簡簡單單說它不好,掩埋、模糊事實。大家都說文革不好,但為何不好、怎樣發生、有何影響?既不能去說,絕大部分人也不知道。這是我擔心的癥結所在。」


節錄五月份《信報財經月刊》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