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

言輕:《畢業生》(The Graduate):上世紀的世代之爭





經典電影《畢業生》(The Graduate)金像導演米克尼高斯(Mike Nichols)因心臟病發逝世,享年 83 歲。 
 
這套拍於 1967 年的電影,是米克的成名作,也造就了偉大巨星德斯汀荷夫曼 (Dustin Hoffman) 的誕生。電影的內容描述年輕小伙子初出茅廬,竟搭上有夫之婦羅賓遜太太,續愛上她的女兒。此片拍於 60 年代末民風尚未太開放的美國,以當時來說,題材相當大膽新穎,亦具爭議性,要探討的東西很多。 
 
其一,新舊思想的衝突。男主角 (德斯汀荷夫曼飾)  剛畢業,受制於傳統父母及其叔父輩的權威,未能一展所長。他們你一言,我一語,表面上貌似苦口婆心,實際上只認定後輩只可因循他們成功的路徑走。有位叔父甚至煞有介事地拉住主角叮囑他發展「塑膠」,好讓他能從中分一杯羹。因此,男主角常想擺脫他們的束縛,不想成為他們的傀儡。片中其中一段拍攝方式,巧妙地用了潛水衣與泳褲作對比,暗示自由比甚麼都重要。六十年代開始,美國便已出現了上一代與下一代的新舊思想的鬥爭。新一代囿於傳統舊有一套的迂腐不合理,極想有自已的獨立自主。於是男主角不理世俗的指罵,竟戀上女朋友的母親。這種做法固然在當時是離經叛道,然而,根本上,這種社會上的男歡女愛在當時已是常態,只是對方碰巧是女朋友的媽媽,而主角又生於愛面子的虛偽上流社會而已。導演諷刺上一代常假傳統禮義之名,壓迫下一代要事事聽命,不得反抗。這種家長式操控是會窒礙社會進步的。那年代的嬉皮士文化便是對抗傳統的一股反動力量。而傳統與現代之爭,亦出現在兩代各自對美國參與越戰的立場上。 
 
其二,女權運動的興起。60 年代,婦女高舉權益,不再視為男性的附庸,因此,主角其實表面是周旋於兩女之間,實際上是被二女玩弄,先被女朋友母親處處牽制,電影的首二十分鐘,簡直就是暴露了小男人的特性;繼而被羅賓遜太太的女兒牽著鼻子走,無所依傍。這就是女性的重大勝利,雖然最終主角奪得美人歸,但並非主角的主動求勝,而是被做女兒的一步步將心中的原始愛意引發出來。男主角成為女性的凝視 (gaze) 的對象。他在兩位女性的視線下,叛逆、反抗,像動物園中的老虎。他才是女人眼中的「他者」(others)。 
 
導演米克尼高斯拍攝此片時才三十多歲,導齡尚淺,可是手法卻很不錯,例如泳池和睡房的交替剪接的手法,最後一個鏡頭,男主角由伏在浮床上,突然一變,變成壓在羅賓遜太太身上,明快直接,一絕也!這部分,導演流暢地交代主角的思想的轉變,既含蓄又達意。當然,還有男主角追巴士,以及教堂搶親一幕,皆成為日後的經典情節。導演想藉此帶出年輕一代對長輩再不會唯命是從了,他們要掌握自己的未來,而這個社會未來也必圍繞著青年人走。結果,男主角不理俗世禁忌,化不可能為可能,打破教堂的玻璃,衝進去把新娘子搶過來,然後跳上巴士後。想想40年前,這個結局是多麼驚世駭俗,而我們現在看來卻是如此的理所當然。為甚麼?就是因為社會是進步的,價值觀是會改變的。電影最後一幕,男女主角為何不來個深深一吻?我想:吻了便俗,俗了便平凡,也看不出此片的獨特。電影能成為經典,除了其中心思想帶起討論,掀起了一代人的改變外,以上種種寓意隽永的表達手法也不可忽略。到此,還不得不提保羅‧西門 (Paul Simon) 的美妙歌聲 The sound of silence,不用多說了,也許比此片更經典呢! 
 
這就是美國上世紀的世代之爭,結果,戰後一代穩穩地從父執輩手中接過重任,改造了美國社會,創造了不朽傳奇。今天,香港的「戰後嬰兒」一代做了甚麼?他們有為下一代人想過嗎?他們當然不會是香港的未來,卻把病了的香港交給香港的未來。不知道羅范椒芬的友人是否第二代香港人,假如當年他有看過這套電影,他在想甚麼呢?他今天重看此片,還會為男主角的「勇武抗爭」而歡呼嗎?如果他還有當年看此片時的震撼,幹麼會因為懼怕年輕人而選擇移民呢?為甚麼他們對「雨傘」一代這樣無情?只懂罵他們「廢青」,怨他們堵路是「阻人發達」呢?難道他們年輕時從來沒有一點青春的理想和輕狂嗎? 

作者簡介: 一名中學通識科老師,教育界打滾多年,見盡怯懦、犬 儒之輩,深感不在沉默中爆發,便在沉默中滅亡。

沒有留言: